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明确提出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
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7个坚持”,即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逻辑紧密、环环相扣,必须学懂弄通,贯彻落实到经济工作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认真学习领会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思想。认识和判断经济形势必须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增长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这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我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基础上的必然。
必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路径;必须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载体;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对高校来说,就是要求我们对接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才兼备创新人才,这也是贯彻学校党委“一基三实,一路三建”,将人才培养作实的本质要求。
1.要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成效,形成“重规范、重改革、求精品、求卓越”的教育教学质量氛围,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保障制度,进一步教学学院教学工作评价机制,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充分发挥教学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性与基础性作用;加强校内教学状态数据系统管理与运用,严格教学状态常态监测;全力推进各级各类专业认证(评价)工作,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优化评价主体、评价内涵、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积极探索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完善课程考核;继续开展第三方评价,关注学生、社会满意度;实施“以生为本、多元构建、多法并用”学业评价体系;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质量文化,要将质量意识变成质量文化,将质量文化入脑、入心,转化成为教学日常的自觉行为。
2.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教科结合,健全高校与实务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精心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引入企业课程,要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将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等内容融入课堂;要倡导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要推动课堂教学更加重视思维方法训练、学习方法变革和性格品德的塑造,要让学生参与科研、参加学科竞赛实践,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培养创新人才。
3.着力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要推动开放办学,加强教师境外交流培训,鼓励学生辅修外语,积极推动大学生国际化教育项目,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不断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